(通讯员:赵伟鑫)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立足专业集中式书院定位和育人目标,4月24日,由重庆移通学院书院部、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智能工程学院、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联合主办,行者公园书院群承办的“智敬生活,脑力全开”第一届科技生活节在北校区行者公园大草坪成功举办。
此次科技生活节依托行者公园书院群“网信E+工作室”、“BIM建模实践项目工坊”和“工程训练创新项目工坊”,围绕学科特色和书院“家文化”,将科技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现场设置了解锁IT知识及数独体验区、机箱组装及网线制作体验区、BIM建模及趣味搭“桥”体验区、势能小车及智能循迹小车组装体验区、电脑维修咨询区等5大活动体验区,百余名师生在趣味体验探索中感知科技魅力。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已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基础。为提升书院学子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其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自解决自己的电脑在使用过程出现的小问题。依托网信E+项目工坊的朋辈力量,活动现场设置了网线制作与机箱组装挑战区。
在网线制作区域,来自工坊的同学们首先向参与的同学讲解网线制作的步骤,并且为参与者提供了包括网线插头和压线工具等材料。剥去网线外皮,暴露内部线芯,正确排列线插头,使用压线工具压接固定,最后进行连通性测试以验证网线是否制作成功。参与的同学根据步骤,亲自上手,运用各种工具,细心地操作每一个步骤,见证着一根网线的诞生过程。
在机箱组装区域,主板、CPU、硬盘、光驱、电源、显卡、网卡、数据线、电源线、指示灯连接线……各种复杂的设备,以及一根根令人眼花缭乱的线缆在同学们手中有条不紊的安装、连接着。虽然计算机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但每一个参与者都还是在网信中心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完成了整套计算机的组装。
BIM建模实践项目工坊作为行者公园书院群特色学科项目工坊,曾荣获2023年重庆市高校“一校一社一品”优秀项目品牌。此次活动中,围绕重庆桥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BIM建模作品征集以及现场“搭桥”体验,力争让师生在参与和动手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BIM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学生对建筑构造的了解。
在作品征集环节,参与的同学均以重庆特色的斜拉桥为中心,通过BIM三维建模软件,30余名同学通过软件设计了不同的桥三维模型图,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桥梁结构和桥梁美学的了解和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其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活动现场,为了让参与的师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桥梁结构之美,BIM建模实践项目工坊的同学们首先给参与活动的师生详细介绍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并且详细的给大家介绍了白居寺长江大桥、东水门长江大桥以及寸滩长江大桥等重庆具有代表特色的十座大桥的基本信息。随后,现场师生纷纷开始动手实践操作,现场进行趣味“搭桥”,在自身的实践体验中,去感悟每一座大桥在设计和诞生过程中所融合的美学、物理承重、几何结构等知识。
不需任何能源也能行走的车——无碳小车,它通过能量转化,“不耗油,不耗电”,却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条件下,自动前进并绕开障碍,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小车。而智能循迹小车是一种可自动规划路径运行的轮式机器人,亦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分析判读与决策、自动驾驶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系统,它涉及到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机械等多个领域学科知识。
在势能小车及智能循迹小车组装体验区摊位,师生纷纷围驻,来自智能工程学院,同时也是行者公园书院群工程训练创新项目工坊专业指导教师的李欢老师以项目工坊历届国赛作品为例,首先现场给同学们讲解了势能小车及智能循迹小车的制作结构和工作原理。随后,同学们纷纷拿起材料包,在李欢老师的指导下,现场进行了势能小车及智能循迹小车组装“造车”体验过程。
“很酷,以前总觉得学科竞赛对我而言很难,也不敢去尝试。但今天通过自己动手组装的过程,加上老师的现场指导,不仅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对自己专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向往!”来自智能工程学院2023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艾鑫同学兴奋的说道。
2022年3月,行者公园书院群携手校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在北校区竹逸书院搭建成立了“网信E+工作室”,立足书院“家文化”和学生跨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以竹逸书院为半径,辐射承担北校区所有书院师生日常的电脑维修服务和IT技术研讨培训。
此次活动现场设置了两个电脑维修咨询服务摊位区域,网信E+工作室专业师生全部出动,主要围绕电脑的系统维护、检测、软件安装、系统重装、杀毒等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