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规模与效益协调是政府网站规范建设的必要途径

2024-08-19

  迄今为止,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已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从初期的探索尝试,到后来的全面铺开,再到今天的全面提速,政府网站建设渐趋规范、理性和完善。当然,包括政府网站在内的所有新生事物本身都会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正如太平洋国际政策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路线图——电子政务的领导者应自问的十大问题》中指出的那样:“电子政务既不容易,也不廉价。”在政府网站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对暴露出的两个苗头提高警惕,一是网站的粗放式发展。政府网站数量的多少并不是检验网站建设成效优劣的可靠标准,片面重视网站数量的扩张而忽视服务质量的跟进与提升,已使我国政府网站建设呈现出粗放式发展的态势。在2007年4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报告中提到:“中国政府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电信基础设施、网络和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初具规模,但重复建设现象导致的投资回报率过低的问题日渐显著”。一些政府官员把政府网站当作“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来抓,大兴网站建设之风,一哄而上、不计成本、重复建设,政府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部分网站内容空洞、老化、更新缓慢,有的甚至几年“沉睡不醒”,成为名副其实的“死站”。二是网站服务能力建设不足。具体体现为:服务内容单薄,缺乏个性化、人性化和专业化服务;公众参与渠道不畅、应用效果不理想,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满意度不高;对信息构建重视程度不够,界面设计不尽合理,可用性、易用性和亲和力不足。因此,有效规避政府网站建设中存在的风险,努力寻求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既是政府网站规范建设的必要途径,也是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

  要遏制政府网站建设粗放式发展的态势,关键是要从均衡网站数量入手,实现规模上的集约。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精简政府网站,节省政府开支。当政府网站过多甚至泛滥时,公众无法便捷地获取信息,对现有政府网站进行精简、合并,削减那些流于形式但需要花钱维护的政府网站,不仅将节约社会资源,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而且也方便公众查找信息,节省信息搜索时间。上述做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实践案例。例如,为解决政府网站泛滥的问题,削减那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网站,英国政府于2007年1月10日决定,将关闭90%以上的政府网站,以简化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过程。这之前,英国政府各部门共有951个网站,今后将只保留其中的26个,其余的将被陆续关闭,这一措施每年可为政府节约900万英镑的开支。英国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应给我们以触动和借鉴。政府网站建设不应也不能仅停留在数量的增长与扩张上,而应向转向服务品质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适当精简政府网站应是比较理想的首选策略。

  第二,“叫醒”沉睡网站,发挥应有效用。高额的成本投资必须要有令人满意的效益回报才能匹配,部分政府网站暴露出的“摆设化”、“陈旧化”、“瞌睡化”现象已引起了公众的不满。“叫醒”沉睡网站,不仅是对公众需求的有力回应,也是实现政府网站建设初衷、发挥政府网站应有价值的必然要求。应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的行政理念,充分认识并合理发挥政府网站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改善服务方式方面的效力与作用,使政府网站成为政府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依赖和组成部分。其中,“一把手”尤其应加强重视,依靠强力的行政手段促动政府网站的应用和普及,形成政府内部上下联动的良好机制。另外,还应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加大对政府网站绩效的评价考核力度,将政府网站绩效考核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范畴,从制度上强化对政府网站主管部门及相关人员的约束力度,提高其工作的责任心和自主性。

  第三,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大门户、小子站”模式。处于互联网中“交通枢纽”位置的政府门户网站,是海量信息的“集散地”,是提供“一站式”公共服务和整合发布政务信息的窗口,也是区域内所有政府网站的统一入口。由于子网站发展相对成熟,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网站目前普遍采用一种“小门户、大子站”的网站运营模式,通过门户网站有机地整合既有资源。例如,上文提到英国政府已关闭了90%以上的政府网站,在此之后,原网站的信息主要将被转至Directgov和BusinessLink两个门户网站。但这一模式我们并不能完全套用,因为中国的电子政务起步相对较晚,子网站的发展相对薄弱,可供整合的既有资源相对也比较贫乏,所以在网站的组织布局设计上只能选择一种与之相反的“大门户、小子站”模式,将有限的资源和服务优先供给政府门户网站,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省成本,方便公众使用。当然,这样做应遵循两个前提,首先,必须在门户网站与子站之间建立良好的协同机制,防止门户网站与子站之间出现脱节,形成“两张皮”;其。


本文由:乐鱼app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