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下载一款广场舞App,不仅能换礼物,还能参加理财项目……跳广场舞的“银发族”们就这样落入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近日,一起特大涉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二审落槌:30余名被告人获刑。海淀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揭开了这起广场舞上的骗局。
随着广场舞最后一曲终了,李女士开始收拾东西。这时,一起跳舞多年的“好姐妹”张女士凑上来闲聊:“李姐,知道吗?最近有一款广场舞App,跳舞能换东西。”
张女士是这个广场舞舞群的“热心人”。组织跳舞、选曲、音响都由她负责,人缘很好。说着、张女士点开手机,打开一款名叫“某某广场舞联盟”的App介绍起来。
“这个App功能很多,不仅能和舞群的人联络,还能和其他区的‘舞伴’联系。”张女士说,界面里有最热门的广场舞歌曲,以及各类广场舞教学。“好多舞蹈我都是跟这儿学的,然后教给大家。”
一番介绍让李女士动了心,也下载了这款App。随后,她发现通过App还可以参加线下广场舞大赛,并能免费领取舞鞋、服装、道具。另外,App还有积分功能,积攒一定积分可以换取“保健仪”等奖品。特别之处还有,拉人下载注册App就能参与抽奖。App上丰富的活动,深深吸引了李女士,每天都要刷上好几次。
“这个App不错吧,开发App的公司最近正融资呢,利息有12%。我投资了,一直能按时返息。”没过多久,张女士又提供了新的信息。随后,李女士便跟着张女士来到了这家公司的线下门店。
“我们公司主营投资理财,这款广场舞App只是其中一个小项目,已吸引了不少人投资。”业务员拿出好几份公司宣传单,除了有“广场舞联盟”App项目,还有诸如“农业基地”“健康仪器”等投资项目。
“我们是一家大公司,项目比较多,不同项目的返息率也不同,最低也能达到8%,高一些的可以达到14%。”业务员建议说,可以先投资“广场舞联盟”App项目,“这个App您也熟悉,而且是公司最新项目,比较有前景。”
一方面出于对张女士的信任,另一方面听业务员说得头头是道,李女士决定先拿出几万元试试。
2018年5月份,李女士进行了第一笔投资。随后几个月,她都能按时收到定期返利,李女士便决定把家中50多万元存款一次性投入到该公司的各项目中。
然而,到了2018年年底,李女士感觉情况有些不对:不仅定期返利拖延了,而且与自己联系的业务员也“失踪了”。
“公司出什么事了?”李女士询问张女士。此时,张女士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很多舞伴都是听了她的介绍,投资了公司项目,如今分不到钱,都找上门来。
据海淀警方统计,仅海淀区就已经有上百位老人报案,几乎都涉及“广场舞联盟”App。报案人少的“投资”了十几万元,普遍“投资”金额在几十万元,最高的一人“投资”了数千万元。
接到报警后,警方迅速展开摸排,并于2019年3月26日正式立案侦查并展开抓捕,最后69人相继落网。审讯发现,该犯罪团伙以刘某为中心,设立“广场舞联盟”“绿色农业基地”“高端水果园区”“健康科技仪器”等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项目,以此吸引老年人投资。
刘某供述,自己在老家靠农业项目起家,但因为缺乏资金,便于2015年来京开设线下门店,雇用业务员拉客户投资相关涉农项目,但效果并不明显。
“只依靠线下拉客户见效慢,不如开发互联网产品,通过互联网吸引流量投资。”2017年,一名员工提出建议。经过调研后,刘某等觉得跳广场舞的老人越来越多,是一个“富矿”,便开发了“广场舞联盟”App。
随后,刘某开办了5家公司,有的负责吸收存款,有的负责投资,有的负责运营App……并下设十大“业务”团队,划区分片“打入”广场舞舞群内部,拉人投资。
业务员于某每天到广场舞“观摩”,发现各个舞群中最有威望的一般是三种人:教舞员、领舞员和音响负责人。这三种人普遍很有人缘,说的话能让其他人听得进——只要搞定他们,就相当于搞定了跳广场舞的所有人。
于某随即开展“调查”。通过闲聊,他得知“张大姐”是整个舞群的领导者,整个广场舞的教学、编舞、领舞都由她负责。
一次散场后,于某主动和张女士套近乎。几次下来,于某和张女士熟络起来,开始推广“广场舞联盟”App。“如果您有兴趣,给您按最高点返息,还可以聘请您为艺术总监。如果您帮忙推广,还可以支付您推广费。”在于某的利诱下,张女士开始使用“广场舞联盟”App,并向“舞伴”们推广。很快,整个舞群都下载了这款App。
这种欺骗手段,就像多米诺骨牌,只要舞群骨干上钩,他(她)就会自动拉拢其他舞伴加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