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翔,党员,中国通号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指挥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曾获火车头奖章、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通信信号专项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荣誉。
私下里,中国通号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运输指挥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燕翔有个外号——“燕大侠”。
人如其名,燕翔身形健壮,步履如飞,说话做事雷厉风行,颇有“大侠”风范;更重要的是,他业务过硬,勇于创新攻关,在铁路信息化建设征途上带领团队,不断拓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铁路生产系统的应用,为铁路运输业务提质增效作出了贡献,也为广大铁路工程科技人才树立了榜样。
高铁飞驰,路网交织,中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的壮阔画卷中,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要确保如此大规模的铁路运输安全、便捷、高效,需要借助大量信息技术。这便是燕翔一直以来面临的课题。
传统意义上,以轨道交通信号控制为主业的中国通号,信息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领域。但对于燕翔来说,无论是哪个岗位,只要能做研发,他都愿意尝试。熟悉燕翔的人都知道他的口头禅:“不怕!我们再加把劲儿。”
正是葆有这样的韧劲,1983年出生的燕翔,18岁从川西平原的一个小县城考上清华大学,本硕连读,参加工作不到3年的时间,快速成长为项目带头人。
敏捷运维系统,是燕翔主持研制的第一个项目。“这是我们专为铁路信号开发的一款智能运维系统,过去铁路信号设备检测需要人工拿着仪器去测量,这个系统可以实时采集铁路上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智能地故障诊断。”燕翔介绍。
2014年,他带领十几个人的研发团队进入还在建设中的长沙南站沪昆场,筹备敏捷运维系统的上线。现场施工作业不断,机械轰鸣,面对面说话都听不清,但是为了软件代码写完后能迅速进行验证,燕翔带着大家就地办公。直到大半年后,系统迎来最后的现场功能及性能试验。
试验当天,已经是凌晨,项目组几人围坐一起、屏息以待,屏幕上始终显示数据异常。夜里天气冷,团队成员跺着脚、搓着手,焦虑的情绪开始蔓延,有人提出明天再试。燕翔没有抬头,指尖在键盘上轻盈弹跳,一行行代码翻滚于屏幕上,“咱们完善的这些功能是测试新型通信信号设备的关键点,还有十分钟,我们再试一遍,肯定能行”。
不一会儿,随着燕翔发出命令——“准备切换试验”,大家迅速倒切环境。“成了!成了!”屏幕上,数据显示成功,他们欢快地大声呼喊。
这支平均年龄32岁的研发团队,在燕翔的带领下,迅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敏捷运维项目在沪昆高铁杭长段、哈大高铁、京广高铁武广段、京沪高铁、深茂高铁等线路上推广应用,大幅提升了我国高铁信号系统的维护管理水平,同时作为同类系统中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我国高铁信号系统的完全自主化弥补了重要一环。
对于燕翔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从事工程科技,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技术研发期间,有时一个问题久久不能解决,急得他眉头紧蹙、彻夜难眠;工程实施期间,他和同事们拎着笨重的服务器去偏远站区,现场搭建实验室和基础设备,一待就是半年;运行调试期间,突发状况时有发生,经常24小时连轴转……但燕翔从未打过“退堂鼓”,带领团队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走进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裕国站调度大厅,多块电脑屏幕有序排布,屏幕上的调度图犹如一块精密绝伦的电路板——线条的转向、点位的闪烁、颜色的变幻,每一处电子信号的更迭,都标示着成千上万吨货物的流通轨迹。这背后,饱含着燕翔和同事们的心血与汗水。
2018年,燕翔担当团队负责人,为货物运输繁忙的沈阳局集团公司研发全新的编组站综合调度指挥平台,平台融合运用云计算、微服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相隔千里的各大编组站的数据及应用汇集于1个中心云平台。这在国内属于首次,外界质疑的声音很多,可燕翔不为所动,说干就干。
实地踏勘、摸底座谈、沟通交流,燕翔带着团队就现场运输业务需求进行深入调研。“这个过程就是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巨大的计算机,如何在不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情况下提高运输效率、扩大运输能力,算出铁路运输调度‘最优解’。”燕翔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计算,正是燕翔最擅长的事情。他对数字极其敏感,能轻易背出同事的电话号码,能快速回忆起十多年前上大学乘坐的火车车次,能完整复述出过往项目的试验参数……
但探寻货物运输调度的“最优解”,是一项极其复杂、庞大的工程,不仅涉及调度、机务、车辆、车站等主体,还要涵盖计划调度、机车调度、货运营销、施工管理、车站作业等业务。海量的计算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