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东乌旗一居民李先生接到电话,对方自称“百万保障”医疗客服,询问其是否需要关闭此保险,如果不关闭此保险的线元的保险费用,李先生在“客服”的一番指导操作下,被诈骗了50万余元。发现自己被诈骗后,李先生随即报警。接警后,民警立即查询接收转账账户,第一时间与开户银行取得联系,并通过银行调取涉案资金流水,对涉案账户止付冻结。
“百万保障”是指微信、支付宝账户因被他人盗用而导致资金损失,按损失金额承诺不限次赔付,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100万元的安全保障。
今年以来,锡盟各地公安机关加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破力度,在案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对涉案账户进行止付冻结,确保随时止付,随时冻结。通过对涉案账户资金流水梳理,对各级涉案银行卡做到应冻尽冻,第一时间向受害人返还被骗资金,最大限度挽回群众财产损失。
落实快速精准劝阻责任,保证预警反馈不超期,根据受骗危险等级将预警信息分级分类,要求各地情指中心将预警指令实时推送受害人所在辖区派出所,会同社区群防力量开展精准劝阻。预警后仍被骗的,予以通报和倒查问责。
群众的手机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反诈工作的重要阵地。全盟公安机关要全面推广,最大限度扩大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覆盖面。国家反诈中心会通过反诈APP,对群众手机异常数据和高危上网行为进行监测,第一时间获取涉诈域名、网址、APP等数据线索,并及时阻断和封堵,从源头上避免群众受骗。
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开展“五进”反诈宣传活动。突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主题,接地气的、有针对性的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宣传,压实宣传责任,做到社区宣传不留死角。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对本行业、本系统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开展防范宣传,切实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积极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延伸宣传工作触角,发挥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等新媒体优势,加强与宣传部门和地方传媒机构合作,制作紧扣主题、寓教于乐的反诈宣传视频。积极与地方电视台沟通,联合拍摄反诈题材内容的新闻、广播,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发动群团组织和广大群众,积极组织反诈宣传志愿者队伍,坚持群防群治,做好受害群体调研,精准预防与广泛宣传相结合,着力构建全社会反诈新格局。
全盟在冻结挽损工作中紧急止付170067笔,冻结账户464笔,冻结金额1763万余元。对涉案冻结资金返还84笔,返还金额115万余元。下一步,锡盟各地公安机关将继续保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态势,全力开展“打防管治建宣”各项措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1、微信、支付宝“百万保障”,均为自动开启的安全设置,完全免费且不会影响个人征信!
2、凡是接到自称保险公司、微信等客服人员电线”、“+”开头),且以取消“百万保障”否则会自动扣款为理由的,都是诈骗!
3、凡是以远程办理相关业务为名,要求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并需开启屏幕共享功能的,都是诈骗!
4、遇到不明链接一定不要点开,尤其在被要求绑定银行卡或输入身份信息时,务必提高警惕!
5、遇到不了解的支付业务或者功能的,要及时拨打96110告知陌生来电的具体信息,让公安机关协助判断真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