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西南交通大学:“依校敬孝”以“1+X”闲置校舍点亮农村互助养老新图景

2024-10-13

  基于农村人口外流、撤点并校以及养老服务不足等现实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充分发挥智力和资源优势,依托秦安县现有县域基础设施,盘活农村闲置校舍,建设集服务、医疗、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老年互助幸福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落地落实,探索构建新时代农村老龄工作体系,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惠及县域所有老年人。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地处陇山之西、葫芦河下游,古丝绸之路贯穿全境,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节点城市,属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自2019年起,西南交通大学对秦安县持续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学校深入贯彻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以“1+X”闲置校舍点亮农村互助养老新图景,展现新时代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新风貌。

  近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秦安县老年人口数据分别占比9.02%、13.50%和20.01%。值得注意的是,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以及15-59岁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明显上升,县域人口外流以及人口老化严重。

  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农村空巢现象严重,部分农村空巢老人比例甚至超过70%,以驻村干部所在的王尹镇胡坪村为例,该村有户籍人口2149人,常住人口900余人,而60岁以上老年人达332人。这部分老人同时面临着慢性病困扰、经济负担重的双重压力,需要及时、专业的医疗照护与药物支持,但“能省则省”“不多花钱”的思想以及较低的经济支付能力让老人很难接受市场化的养老服务。另一方面,“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大多数老人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交际圈”“亲友圈”,希望能在“家”一样的环境中安享晚年。随着我国进入到老龄化时代,妥善应对农村养老“老大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推动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格局初步形成,让全体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然而,当前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水平普遍不高。由此,以农村互助幸福院为依托,因地制宜构建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农村有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重要且紧迫的工作。

  当前,受到生育观念、撤点并校等多种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全国乡村教学点及在校学生普遍减少。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显示,2021年全国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1199.20万人,与2012年相比减少1071.87万人,减幅达47.20%。1976年至2016年的四十年间,小学数量减少91.6万所,其中多为农村小学。

  秦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秦安县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数量从2018年的264所降至2022年的221所,降幅达16.29%,全县小学在校学生总人数从2018年的29463人降至2022年27149人,降幅达7.85%。下降趋势反映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例如,婚育观念改变,2022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降至6.77‰,农村人口出生率处于更低水平;农村人口外流严重,青壮年外出务工造成随迁子女异地上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秦安县2022年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16985人,占农村人口的22.57%;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秦安县2022年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99.83公里,较2017年增加71.82%,加上小汽车的普及和农村公交的投放,外出求学及择校更加便利。在这样的趋势下,预测2026年全国小学招生人数将降至1200万,降幅达33%。

  随着招生人数的减少,越来越多的校舍将会被闲置。截至2023年7月,秦安县已经有77所乡村小学(含教学点)及幼儿园处于闲置状态。部分校舍是近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新校舍,基础设施设备、硬件条件较好,如果任其闲置、空置,将是巨大的资源和空间浪费。

  一方面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的农村在地养老服务,另一方面是闲置浪费的校舍资源,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化、养老难问题与农村教育设施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合理问题相交织,任何一个问题的应对都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与强有力的体系支撑。

  在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秦安县民政局和王尹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学校驻村帮扶干部以闲置校舍资源改建互助幸福院为契机,结合目前农村养老工作的实际情况与现实难题,探索构建出“1+X”的农村养老服务新模。


本文由:乐鱼app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