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体育国企应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作用

2024-09-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即“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聚焦重点领域,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扩大有效投资,通过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为经济“稳增长”夯基聚力、牵引赋能,助力扩大内需战略走深走实。

  世界银行和全球减灾与恢复基金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投资建设更具韧性的基础设施,其平均净收益可达4.2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一美元投资收益四美元。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基础设施、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4%、9.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1%,一定程度弥补了消费收缩缺口。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既能让企业的生产活动更加活跃,又能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长。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能够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促进内需规模实现新突破,从而激发经济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强化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流动交融,有效提高市场运行和流通效率,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升级、优结构、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投资会增加高质量供给,最终带动消费的持续增长,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对于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资央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面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国有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积极促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勇挑大梁。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积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锚定堵点和短板,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释放投资潜力、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的现代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国有企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023年2月16日,在浙江舟山西堠门水道,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大桥5号墩自浮式钻孔平台浮运到位。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是甬舟铁路及甬舟高速公路复线跨越西堠门水道的共用跨海桥梁,连接舟山金塘岛和册子岛。新华社发(姚凯乐摄)

  一是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交集团累计建成高速公路超过1.5万公里,高速铁路超过1000公里,轨道交通超过500公里,万吨级及以上港口泊位超过500个,特长隧道超过100座。截至2021年末,中国中铁共参与修建了全国55%的铁路、69%的高速铁路、15%的高速公路、82%的城市轨道工程、2.27万公里的大桥和2.04万公里的长大隧道。

  二是积极布局新型基础设施。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子企业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中国铁塔全力支撑网络强国、5G新基建战略落地,截至2022年6月底已累计投资2638亿元,支撑行业建设塔类基站项目超过348万个。中国广核集团加快布局多功能模块化小堆、第四代先进堆等创新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南方原子能中心、长三角新兴产业创新中心等两大区域创新中心,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此外,地方国有企业同样加快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不断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国有企业聚焦自立自强,全面增强创新活力,以技术上的改革创新引领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中国电科旗下中国网安联合中国华电攻关的新能源安全保障系统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保利集团所属保利华信的成员企业上海诺基亚贝。


本文由:乐鱼app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