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细读商业经典》,你将听到商业、科技、经济、人文、生活、文学等领域经典好书,和20+行业专家、7000+同路人一起,提升认知思维。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广泛现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囚徒困境、婚姻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
实际上,经济学可以被视为一套方法论,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个人在各个领域的决策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通过吴晓波老师和姚洋老师就《经济学的意义》进行的对话,探讨经济学对于企业管理者可能带来的益处。
姚洋:很多人会问我:你对初创企业有什么建议?虽然难以提供具体建议,但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各位参考。
第一点很重要,就是产品一定得要有市场。有些初创产业,往往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却忽视了产品是否能够成功销售。
经济学告诉我们,市场存在负反馈机制,因此必须考虑消费者的反馈,以及下游厂商是否愿意购买你的产品。
最好的产品不一定是最热销的,企业应该设计那些最容易销售的产品,而不是技术上最好的产品。
在互联网行业的高峰时期,我曾遇到一位阿里巴巴的年轻员工,他放弃了价值约3000万的股票选择创业。他计划开发一款APP,用于帮助社区居民购买蔬菜。
当我问及如何盈利时,他回答说不需要赚钱,因为拥有用户数据就能赚钱。当时我对此半信半疑,因为当时流行的观点是“羊毛出在猪身上”,最终我也没看到他创业成功。
雷军之所以能这么说,是因为他成功了。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即使风来了,没有翅膀的猪也无法飞翔,最多只能滚两圈然后摔回地面。
吴晓波:我是在高铁上翻姚老师的这本《经济学的意义》的,里面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案例。
书中提到了姚老师的一位同事,宋国青教授。宋教授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这所大学的芝加哥学派以其众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闻名于世。
宋教授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他具有出色的直觉。宋教授的弟弟,一个初中生,跟着宋教授学习如何进行期货交易,而且还是国际期货。
为什么像宋教授这样一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在期货交易上却不如他的初中生弟弟?从经济学的角度,您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学者和经济学家可能因为知识过于丰富,在决策时容易犹豫不决,而机会往往稍纵即逝,尤其是在期货市场这样的高风险领域。
而宋教授的弟弟,可能因为直觉告诉他某个方向,便果断地采取行动,结果取得了成功。
相比之下,经济学家可能会因为过度分析而错失最佳时机,等到做出决定时,机会已经消失。这说明在某些情况下,迅速的直觉反应可能比深思熟虑的分析更有效。
吴晓波:一个人如果到了博士学位这个层次,他往往会倾向于全面考虑问题。然而,创业的机会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正如姚老师所言。
在书中,姚老师教导我们关于边界、均衡和反馈的概念。经济学的核心任务是在供给与需求之间寻求平衡,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寻找均衡点。
然而,企业的成长过程则有所不同。企业在初期可能只需要专注于供给或需求,就像一块木板,它需要不断壮大。只有当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它才会开始补齐短板,形成所谓的“木桶原理”。
没有哪个创业者在早期就是完美的,如果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可能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那么姚老师,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是否就不会创业了?
姚洋:不会,最终目的并不是把大家教成经济学博士。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恐怕也不会读到博士再创业。
像比尔·盖茨,他有一种憧憬,而后才去创业。我认为企业家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生俱来的。当然,也有例外,我认识一些企业家,他们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才开始创业,并且做得非常成功。
吴晓波:经济学家和企业家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人。经济学强调均衡、边界和平衡,而企业家则侧重于创新和突破。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学家更关注平衡,而企业家则致力于打破现状,因为只有通过颠覆才能创造新的机会。
有时我会遇到一些企业家质疑,他们问我为什么要读经济学家的书。 您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您的企业家学生们是否也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经济学家使用的均衡分析是一种工具,它帮助我们理解价格的调整和市场的行为。如果没有均衡的概念,我们很难分析价格的特征和它们所反映的信息。
经济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对企业管理者非常有用。例如,激励机制在企业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