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挥出“三板斧”:免费也要挣到钱乐鱼体育

2024-06-29

  【编者按】AI宛如一辆高速行驶列车在时代中呼啸前行,对于抢着上车的科技企业而言,算力的车票攥在云厂商手里。云战场从来不缺故事,时代周报与时代财经将携手推出系列文章,细数云厂商们降价、出海、缠斗、开拓的商业故事,我们尝试描绘AI时代的那朵最绚丽的云。

  近日随着OpenAI在中国内地退场,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优惠“搬家”计划,试图“收编”被OpenAI“抛弃”的开发者们。行业洗牌之下,谁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谁就更有可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在OpenAI终止服务之前,国内云厂商已经开始积极跑马圈地。6月27日,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的云基础服务支出同比增长20%,达92亿美元。其中,阿里云略胜一筹,凭借37%的市占份额占领国内市场的第一位。

  对于阿里云而言,2024年是修正和重启的一年。去年11月,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为阿里云定调,提出“AI驱动、公共云优先”。

  2024年6月,Qwen2宣布开源,根据HuggingFace最新公布的开源模型榜单,Qwen-2模型性能位列全球开源类大模型第一;在降价方面,此前几乎每次云计算行业集体降价中,都有阿里云的身影出现;在应用落地上,半年时间里,阿里云已经官宣了与小米、长安汽车、vivo、联发科等厂商的深度合作。

  开源和降价看似阿里云向市场抛出了“免费的午餐”,但阿里云实际赚到的并不少。据阿里巴巴5月公布的新季度业绩,阿里云营收255.95亿元,核心公共云产品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AI相关收入实现三位数增长,经调整EBITA利润增长45%。

  那阿里云究竟是怎么挣钱,开源、降价和应用落地“三板斧”之间是否存在商业闭环?

  号称“打造AI时代最开放的云”,也许是阿里云和其他大厂云策略最大的不同。

  “阿里云是全球唯一一家既在持续做(大)模型开发,又做大量(大)模型开源的公司。”在今年5月的阿里云AI智领者峰会·北京站上,阿里云CTO周靖人如是说道。

  阿里云的开源策略由来已久。2023年6月,阿里云公布了1+4开源战略,在操作系统、云原生、数据库、大数据四大开源领域;同年8月,阿里云成为国内首个宣布开源自研模型的科技企业,推出通义千问第一代开源模型Qwen;2024年2月,1.5代开源模型Qwen1.5发布;4个月后,Qwen2开源。

  短短一年时间里,通义先后开源数十款不同尺寸的模型,包括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混合专家模型、代码大模型。截至目前,Qwen系列模型下载量已经突破1600万,有超过1500款的衍生模型和应用。据阿里云在官网透露,“我们还在训练更大的模型,继续探索模型及数据的Scaling Law。此外,我们还将把Qwen2扩展成多模态模型,融入视觉及语音的理解。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继续开源新模型。”

  阿里云在开源上的押注远不止开源大模型本身。阿里云还牵头建设了国内首个AI开源社区魔搭ModelScope,据其官方公布数据,魔搭社区成立一年已经拥有超过2300个模型,注册开发者数量超过280万,模型的下载次数也超过了1亿多次。

  事实上,开源并非是如今“百模大战”下的主流路线。在国内,多数大模型厂商均采取闭源策略,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字节跳动的豆包和腾讯的混元等。

  今年4月,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就曾在内部讲话中表示,闭源模型在能力上会持续地领先,而不是一时地领先,大模型开源意义不大,闭源才能走通商业模式,闭源是能够赚到钱的,能够赚到钱才能聚集算力、聚集人才。

  不过,从周靖人此前的公开表态来看,相比起商业化,阿里云似乎更志在建设生态。周靖人认为,开源、闭源都是手段,目的是让模型快速应用到各种场景。开源模型可以让开发者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模型选型、模型定制;闭源模型则基于公共云API提供服务,公共云的规模化效应能让用户低成本获取大模型的能力。

  OpenCSG联合创始人、CTO王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选择开源还是完全闭源,与各家公司技术路径的演进和业务模式相关。

  对于阿里云而言,王伟观察到,通义千问大模型早期版本的技术路线和后期行业认可度更高的版本之间存在一定调整。通过吸收和融合开源社区中的技术路线,阿里云的千问模型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这也帮助其在全球大模型技术的竞争中占据了相对有利的位置。

  “相当于阿里云的模型迭代在受益于开源后,它们也遵循开源社区的惯例,做出了优秀开源QWen系列。”在王伟看。


本文由:乐鱼app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