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香港高校下乐鱼体育场做创投科创痛点正在转变?

2024-05-18

  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宣布,投放5亿港元成立“红鸟创新创业基金”,并将吸纳市场投资伙伴,与港科大共同创立价值达20亿港元的风险投资基金。

  据记者了解,这并非香港高校首次涉足创业投资。就在今年3月,香港大学也以LP的身份出资了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的子基金。此外,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知名高校,都正在以GP、LP等多种形式参与创业投资。

  香港本地创投界人士认为,香港本地高校将成为香港科创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正以越发开放和包容的姿态,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助力香港科创的发展。

  根据香港科技大学官网新闻,据悉,这只基金计划总规模为20亿港元,首阶段由港科大先行注资2亿港元,并正积极邀请业界的基金经理作配对,目的是创建多个风险投资基金。

  从服务对象来看,该基金将重点关注港科大师生、校友创办的初创企业,以及使用港科大授权技术开发产品的公司。从投资领域来看,基金将致力协助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机器人、新材料、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生物医学及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接下来,港科大将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并由大学成员参与其中,与获选基金共同制定投资策略及基金评审、分配准则等。

  “这是港科大推动创新创业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港科大司库兼校董会成员姚建华表示,通过该基金与业界翘楚携手创立更多上亿元风投基金,旨在促进大湾区学术机构和企业战略合作,支持香港融入国家整体发展。这一点与港科大3.0愿景的重点策略完美契合。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则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及产业化是促进经济进步的关键力量之一,成立创新创业基金的目标为激化创新意念、支援创业家,以及加快科研突破。

  据了解,这并非港科大首次成立创投基金。早在2019年,港科大就成立了创业基金E-Fund,目前管理着1亿港元的资金,用作投资种子至早期阶段的初创企业。截至2024年4月,该基金已投资了19家公司,并吸纳逾4亿港元的融资,该批公司的总估值已超过20亿港元。

  港科大跑出的最知名独角兽莫过于大疆创新,除此以外,该校还是许多香港创业者的“摇篮”。据介绍,截至2023年9月,港科大成员共创立了1747家至今仍然活跃的初创公司,当中包括9家独角兽企业和13家成功退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合计创造了逾4000亿港元的经济效益。

  事实上,高校做创业投资并非新鲜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内地顶级学府早已下场做投资,近两年还有越来越多高校加入“高校VC”队伍。但对于一向较为谨慎的香港几所高校来说,如今下场做VC,可谓在香港大力发展科创背景下的一次大胆探索和实践。

  记者从香港风投界人士处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几所高校都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涉足创业投资。今年3月,香港大学以LP身份投资了东莞市产业投资母基金参股的子基金——东莞清水湾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香港高校入股内地私募股权基金的先例。

  而更早前的2021年,华润创业就与香港城市大学旗下城大企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科创投资平台,首期共1亿港元,结合高校科研实力和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重点投资生命科学与健康、生物医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的创新科技及初创企业。另据了解,香港中文大学也一直有一只校友基金,该基金的LP为该校校友,该基金除了用于学校建设以外,还会用部分资金支持该校师生或校友的创业创新。

  与内地的各大高校一样,香港的高校也有自己的教育基金会,那么,为何还下场单独设立VC基金开展投资?英诺天使香港基金合伙人谭伟豪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高校单独设立VC基金做投资或出于两方面考虑:

  一是高校一般不做项目的领投方,因为高校是非市场化机构,难以给项目做估值,设立基金引入其他社会投资机构,有利于估值的客观和公允。

  二是随着香港科创氛围日益浓厚,当地社会资本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创新科研项目,但由于缺乏学术和技术的支撑,加上这些项目大多处于早期,风险较高,社会资本往往望而却步。但高校设立VC基金之后,社会资本便可与之合作,优势互补平衡风险,共同投资早期创新企业。“社会资本跟着高校一起投资会更有信心,高校也可以作为跟投方参与更多本校的创新项目投资,由此来鼓励更多师生、教授出来创业。”

  “这两年香港的大学越来越开放和包容,投入部分资金来支持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师生创新创业,这是对香港本土科创资金的有益补充,也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香港科创的兴趣和信心。”谭伟豪表示。

  一直以来,香港发展科创都面临两大痛点:一是社会创业氛围不浓;二是创新资本不够。二者可谓互为因。


本文由:乐鱼app官方网站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