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渡江战役前夕,在前线抓获了一名特殊的俘虏。这名穿着军服的副师长被押解至关押地点时,淡定地对周围人说:"其实我是员,代号黎强,只有能证实我的身份。"起初,所有人都将他的话当作胡言乱语。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这位军官与众不同:他不打骂下属,不对管教人员大喊大叫,甚至主动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
战俘管理处的同志们将此事上报后,中央很快发来电报,要求立即将"黎强同志"送往后方。这个惊人的真相让所有人既惊讶又欣喜。那么,这位副师长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直到被俘才暴露身份?他又为我党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哪些贡献?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1915年,四川省安岳县一个普通的农家迎来了新生命的降临。这个婴儿就是李唯平,他的父亲是当地一名小商人,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胜在重视教育。李唯平从小就展现出了过人的聪明才智,在当地私塾里学习时常常名列前茅。
1927年,12岁的李唯平考入了县城里的一所新式学校。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学校里的几位年轻教师经常向学生们介绍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李唯平对此深感兴趣。他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刊物,逐渐萌生了改变国家命运的aspirations。
1930年夏天,15岁的李唯平放假回到老家。这一年,他的表哥姚仲蜀也从黄埔军校毕业回乡。姚仲蜀是一名地下党员,他看出李唯平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便有意识地对他进行引导。两人常常畅聊国家大事,姚仲蜀向李唯平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这段经历对李唯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1935年,20岁的李唯平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四川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当时四川最好的师范学校里,李唯平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新知识。他不仅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还经常利用假期深入工人社区,了解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这些亲身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走革命道路的决心。
在四川第一师范学校期间,李唯平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进步青年。其中,他与周俊烈的关系最为密切。周俊烈是一名有着丰富革命经验的老党员,他看中了李唯平的才华和理想,决定帮助他加入中国。
1937年春天,在周俊烈的介绍下,李唯平正式加入了中国。为了考验这位新党员,组织上给了他一个特殊任务:潜入当地的青年团,搜集情报。这是李唯平第一次接触地下工作,虽然内心忐忑,但他还是坚定地完成了任务。
1938年7月,李唯平从四川第一师范学校毕业。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全面抗战时期,许多热血青年都奔赴延安,寻求救国之路。李唯平也不例外,他决定前往延安,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过艰难跋涉,李唯平终于到达了延安。他立即报名参加了抗日军政大学的高级研究班,在这里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和革命实践。李唯平的表现十分出色,很快就得到了组织的重用。
1939年5月,李唯平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立即前往重庆的党组织办事处报到。虽然不知道具体任务是什么,但李唯平明白,组织既然选择了自己,必定是对他寄予厚望。怀着激动的心情,李唯平踏上了前往重庆的journey。
在重庆,李唯平受到了周恩来、董必武等的亲自接见。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唯平同志,组织决定派你去敌后开展工作。为了安全起见,你要给自己起一个新名字。"李唯平立刻意识到,自己即将开始一段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地下工作。
就这样,李唯平告别了延安,化名"黎强",开始了他的秘密任务。他先是回到了家乡安岳县,以一所小学教导主任的身份作为掩护,暗中组织抗日宣传活动。在完成这项任务后,组织又将他调往成都,开始了更加危险的潜伏工作。
李唯平的革命生涯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他将以怎样的身份潜入敌营?又将面临哪些艰难险阻?这个年轻的员,正要踏上一段惊心动魄的地下斗争之路。
1940年初,李唯平接到组织的指示,要求他以"黎强"的身份潜入军队。这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稍有不慎就可能暴露身份,甚至丧失性命。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李唯平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他花了数月时间仔细研究军队的组织结构、军衔制度和日常用语。他还特意学习了的理论,以便在必要时能够自如地讨论相关话题。为了掩饰自己的员身份,李唯平甚至改变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刻意模仿军官的作风。
1940年7月,李唯平以四川某县参议会秘书的身份,通过关系进入了军队。他被分配到了第二十集团军的一个步兵团,担任文书。在这个位置上,李唯平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军事文件,为日后的情报工作打下了基础。
李唯平在军队中表现出色,很快就得到了上级的赏识。1941年底,他被调往重庆,进入了中央军校深造。在军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