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东莞两市虽然也是“万亿俱乐部”的成员,但截至2023年还未有一所高校拥有博士点。不过这种局面,在今年已被打破。佛山大学今年10月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实现了学校和佛山市博士点“零”的突破。作为目前唯一没有博士点的万亿GDP城市,东莞高等教育的“长子”东莞理工学院也被寄予厚望。(图/视觉中国)
博士点数量,是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区域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分配格局。
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备受关注的高校新增硕博点名单正式敲定,不少省市的高校在博士点获批上取得了新成绩。
申博成功意味着高校打通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不仅能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人才,也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奠定基础。
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余批学位授权审核,建立了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制度。
截至2023年,从省级行政区域看,内地31个省市均有博士培养单位,并有19个省份拥有博士点高校的数量超10个。其中,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北京、江苏、上海、湖北和山东。北京凭借其强大的高教资源,拥有50所博士点高校,断层领衔,位列全国第一。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以28所博士点高校位居全国第二。上海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从城市看,有超过一半的博士点高校分布在27个省会城市,共有226所,加上4个直辖市所拥有的数量,共占据了国内博士点授权高校总数的78.5%。
高等教育的资源布局和办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26个城市,已入驻地区生产总值(GDP)“万亿俱乐部”。这些城市,拥有的博士点高校总数共244所,占全部博士点高校的一半以上。北上之外,武汉、南京、西安三城均有19所博士学位授权点高校,并列第三。其中,西安凭借着本地高校强劲的学科实力,在博士点高校数上反超一众GDP强市。
值得注意的是,佛山、东莞两市虽然也是“万亿俱乐部”的成员,但截至2023年还未有一所高校拥有博士点。不过这种局面,在今年已被打破。
作为佛山的唯一本科高校,佛山大学抢抓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不仅成功更名,从“学院”迈向“大学”,还在今年10月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成功拿下机械工程、畜牧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实现了学校和佛山市博士点“零”的突破。佛大未来将重点打造三大学科群,以机械工程、氢能汽车等为主的先进制造学科群,以畜牧兽医、食品科学等为主的大健康学科群,以及基础科学学科群,以高水平理工大学全新面貌,助力万亿制造名城再攀高峰。
迎来喜讯的不止佛山大学,坐落在新晋“万亿之城”烟台的烟台大学,也在今年实现了博士点零的突破。烟大成为新增博士授予单位,同时获批法学、数学、药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在2024年新增博士点的名单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不少非“双一流”高校在此次审核中拥有了博士点。据软科公众号统计,共有219所非“双一流”高校新增博士点。
数量庞大的非“双一流”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座”,布局博士点是筑牢基础的有效措施,只有基础牢固,高质量高等教育系统才能良性运转。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数量不足,成为制约“双非”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实现内涵提升的重要瓶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学者沈文钦、魏丽娜在研究文章中指出,传统上,我国研究生培养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特征,即“双一流”高校是硕博生培养的主阵地,普通高校的硕博点则相对较少。
因此,对于非“双一流”高校,争取更多博士点,是谋求提档进位、获得资源支持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认为,博士生培养是科研和人才培养合二为一的事情,对于原本层次不太高或地理位置不利的学校,需要给它们提供更多支持,一个博士点可以带动整个学校在某个领域的发展。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曾提议,增加地方高校的博士点,为地方高校优秀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政策平台,优先扶持部省合建高校与西部地区主要高校的博士点建设。
虽然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博士点始终是一种稀缺资源,获批难度大,但在多年攻坚、不断提升学科实力的努力下,众多双非高校在今年收获回响。
已踏上申博之路27个年头的西北政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