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建议》系列文章,已经发表了五篇:《正在加速衰落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生产种植怎么啦?该怎么办?》、《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困境与出路》、《饮片加工炮制与GMP管理》、《我对中药溯源的认知与建议》。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中药材流通方面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习主席多次就中医药工作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这些科学深刻的论述,为中医药改革发展明确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是中医药振兴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动力。
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年,这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药材作为大健康的基础产业进入黄金20年,中药材的需求,早已从“吃得饱”上升到“吃得好”阶段。当前,面对国内外民众和中医临床、对优质中药材日益增长的需求,旧的药材市场流通体系在崩塌,新的产地交易中心在形成,国家急需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中药材行业发展一直比较滞后,但中药材交易模式却发生了几次变革。解放后我国执行的是计划经济与三级医药体制;后来进入了药交会时代,1978年至1988年十年间,百泉药交会、樟树药交会盛况空前;九十年代中药材市场应运而生,到现在专业市场开始衰退,每个阶段相互交替功能交叉转换,大都是几十年的光阴,但对于跨越式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每个阶段的历程应该并不算短。
现在我国己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大数据与“互联网+”无所不能,药材产地信息透明、可无偿查询,产地与厂商网上交易、物流直达。大健康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药材作为大健康的基础产业进入黄金20年。
虽然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肩负着更重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以习主席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发扬“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中医西医就像火车道的两条轨,平行向前才能为人的健康做贡献,切不可交叉论证,它们分属两个完整的、又完全不同的论证体系,自成一体,万不可妄图用甲事物证明乙事物,用甲体系证明乙体系或对比彼此的优劣,一定是各有优劣。只有相辅相成,彼此认可,彼此尊重,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006年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曾预言:“我们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如果这种情况再让它继续5年,中药就无法挽救了。”
2017年7月10日中食药监管信息网:《中药现代化绝不是将中药化为西药》,文章的主要观点是:(1)中药现代化是要发展完善中药而非西化中药,(2)中医药不能与国际接轨,(3)中医药国际化首先要本土化。
郑筱萸1994年出任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开始推行中药西化道路,1999年8月1日正式开始药品“GMP”认证,并把中药饮片也纳入“GMP”认证范畴。经过近20年的执行与实践,中药饮片加工必须“GMP”认证这种方式是还需要提升的。
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年,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构建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推进中药工业集群发展,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促进中药工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抓紧落实的行业问题。
习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大变改的新时代,中药材行业与其它行业一样,急需开展供给侧改革,行业需要新思维、新模式、新体系、新规划。
中医药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中医药的疗效和中医药文化,中药材是中医的食粮。当前中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综合竞争力弱,严重影响到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也增加了监管难度。全国年用量在千吨以上的中药材品种几百个,其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绝大部分,我们只要管住这几百个大品种,其它都不是问题。
笔者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型优质企业通过资源整合,来实现中药材的全产业闭环链。包括野生采集、人工种植、加工销售、药房采用等,全程管理各负其责;重新规划再建一个新的药材生产流通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