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最宝贵的是注意力,短视频时代最稀缺的是流量。从李佳琦到董宇辉,从淄博烧烤到尔滨小土豆,从天水麻辣烫到王婆说媒……从产品到文旅,人们只羡慕一件事:如何才能获得巨大的流量?因为有流量就有财富,汹涌的流量意味着泼天的富贵。
人人处处都有一颗想红的心,但互联网红利大潮已过,新增流量近乎枯竭,新流量从何而来?流量密码是一门玄学,更何况流量如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以至于人们都陷入焦虑之中:没有流量找(买)流量,流量来了如何留住,价值最大化?
让一滴水不干涸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把这滴水注入大海。让流量长流的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流量的泉眼,蓄流成河,把瞬息万变的流量经济,变成能带来复购和忠诚的品牌经济。
全网最低价不是品牌经济,九块九包邮,极致的性价比也不是品牌经济……让消费者宁愿多走一英里也要买你的产品,才是品牌经济。
《繁花》电视剧里爷叔有句话,在交易市场上,外行看门面,内行看后门。也就是做生意外行人往往会被表面繁荣所迷惑,而内行人看的是更为实质性的东西:市场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你的利润究竟有多少?
在流量的高增长时代,更加注重流量当然可以快速提高知名度,短时间内促进销售,但基于全网比价的流量经济,痛点是无法解决利润和复购的问题。
作为大众消费品,用户的转移成本极低,很难建立起品牌忠诚度,品牌也不容易拥有自己的忠实粉丝。于是,绑定平台、绑定大主播,借助他们的势做促销,就成了厂家的新选择。但在千方百计搞流量做促销时,企业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不要忘记经营的最终目标是长期利润。2020年,当大量本土品牌纷纷陷入全网最低价的价格战时,海尔集团前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明确提出价格战是饮鸩止渴,对品牌的损害是日后难以弥补的。
流量是当下的入口,品牌才是未来的方向。只有形成从流量到品牌的正向循环才能行稳致远。这两年纷纷出圈的地方文旅,不管是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开封王婆还是天水麻辣烫……都引爆了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巨大流量,出圈成为特定时期爆火话题。但是否形成了可持续的品牌影响力呢?轮番拿到泼天流量的新网红城市们,经济表现却仍然垫底,品牌建设之路都还在路上。
而像杭州、长沙、三亚等城市则实现了从流量经济到品牌经济的升华。虽然各地旅游纷纷爆火,但冬天一来,有足够消费力的人依然还是往三亚跑。
杭州更是形成了中国“民营经济之都”和“中国国潮风向标的高地”,是互联网时代新品牌、财富新贵的龙兴之地,随着电商的发展,杭州集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中国时尚为一体,形成了强大的“品牌簇群”效应。
无论是打造城市品牌还是产品品牌竞争力,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城市、产品形象信息的挖掘、提炼、组合和综合优化。
通过阶段性广告营销的狂轰滥炸,能够让某个产品、地区、个人名噪一时;但品牌是在大众心中种下的品质认知,是和受众建立起来的情感连接,是价值观层面的认同。营销是向消费者示爱,品牌则是让消费者爱上你。
产品像网红和爱豆,缺乏忠诚度,消费很容易见异思迁。品牌则像男神女神,一旦心有戚戚,就会长相厮守。
联合国的统计数据表明,全球所有品牌中知名品牌不超过3%,但市场占有率却超过40%,销售额超过50%,其中高端品牌在全球价值链中更是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为什么我们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能生产出国际一流的产品,又不乏创意人才,却如此缺乏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品牌?
国际大品牌采用中国的马面裙元素,一件衣服能卖上万元。我们的汉服之乡,一条马面裙却仅仅只卖到一两百元。奢侈品路易威登经典的老花logo,其灵感源于我国唐代琵琶上的宝相花,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开发却远不及外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才40多年,品牌是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只有沉下心来,才能积淀出更多更持久的品牌精华。品牌的背后不是产品说明书,而是和消费者息息相通的情感和认同,是口口相传的感人故事。品牌的本质是引发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品牌要给消费者造梦,在消费者心里种下价值观的种子。
讲品牌我们经常举可口可乐的例子,它的价值观是什么?自由、平等、爱。在它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口可乐始终是走在引领正向价值观的前列。战争时期,它给士兵们承诺,无论你在世界上任何角落,都可以喝到家乡的可口可乐;在美国妇女解放运动前夕,打出的广告是家庭妇女也可以独自到店里享受一瓶可口可乐,她喝的不是可乐,而是自由。
可口可乐的价值观贯穿品牌发展史,忠实的消费者在意的不一定是可乐的口味,而是说也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