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升起,高楼林立的都市兰州车水马龙,在各自的岗位上,青年干事创业热情满满,书写他们的逐梦故事;夜幕降临,黄河之滨的中山铁桥霓虹闪烁,在动情的歌声中,青年抒发内心家国之爱,唱出他们的青春风貌……今天,在这片不断释放着“青和力”的发展热土上,越来越多的青年被深深吸引,逐梦、追梦、圆梦!
自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兰州市注重从青年和城市发展内在逻辑出发,确定了青年成长、青年友好、青年有为、青年有爱、青年活力“五大行动”主线,为广大青年的发展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做优环境,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兰州的变化很大,特别是这两年,我感觉,这座城市对青年更友好了。”郭鸿儒是一名青年科技专家,目前就职于兰州工业研究院化学与新能源新材料所,担任所长一职。怀揣着青春理想,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后,他选择了留在兰州发展。
这些年来,郭鸿儒与周围年轻的同事们一起,不仅通过科学研究实现了自我价值,也用他们的科技成果推动着兰州不断焕发新活力。“兰州提出了强省会行动,青年人才在其中尤为重要,有了青年人才,我们就不愁发展。”郭鸿儒表示。
正如郭鸿儒所说,聚焦人才、培养人才,为青年人才的成长给予更贴心的帮助、更有力的支持,才能让一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此,兰州市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系统营造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环境写入《兰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与发展规划》,实施一批“兰州设计+”人才创新项目,经评审给予专项研发补助,同时,“低门槛”征集青年科技人才创新专项,加速青年人才聚集,实现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每逢高校毕业季,兰州市还用真金白银和真情实意,向大学生抛出橄榄枝,为他们的成长勾画美好蓝图。孙伟东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通过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引才政策,几年前,他来到我市一家事业单位就职。“兰州给出的待遇很好,非常重视人才引进工作,这也是我最终选择兰州的原因。进入工作岗位后,还持续跟踪引进人才的成长状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条件。”孙伟东说。
目前,在兰州市仍在大力实施“大学生留兰倍增计划”,通过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专场引才活动等方式,吸引广大青年来此就业,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成长平台。
推出的政策更贴心,做到的服务更实在,让广大青年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他们才更愿意在一座城市长期发展,立业安家。教育、住房、医疗、就业……聚焦青年所需所盼,兰州不断做实服务举措,让更多青年向往这里、扎根这里。
在兰州的这些年,凭着一身过硬美发手艺,娄重阳先后在省、市举办的多项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桂冠,被连续评为甘肃省青年岗位能手、被认定为兰州市“金蓝领”高技能人才,荣获“中国美发名师”称号。在南关十字开店,家却住在九州,因为工作繁忙,即将上小学的孩子面临着无人接送的问题,这让娄重阳有些着急上火。
“我看到城关区教育局有一个公告,创新创业人才的子女可以享受小学招生政策性保障入学。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拿着这些年来获得的奖状,去现场咨询,没想到真符合条件!”娄重阳说,在这条政策的支持下,他的孩子在离店很近的畅家巷小学入学,“这下,能够更安心地在兰州发展了!”
不仅为青年的子女入学做出保障,在课外托管方面,兰州市也给出了具体方案。包含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在内的多个单位,就依托街道、社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现有场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心托管班”活动,解决青年家长子女“看护难”的问题。
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的青年张覃詝,则在住房上享受到了兰州市给予的政策。“我是通过定向选调考试,来到了兰州工作。因为不是本地人,所以住房成了我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张覃詝说,得知她的条件可以申请青年人才公寓,她便立刻填了申请书,很快便办理了入住,“有温度、有速度,兰州确确实实是一座对青年友好,宜居宜业的城市。”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就要实现城市与青年的双向奔赴。将兰州全力打造为青年的向往之地、成就之地,也正激励着兰州青年坚定奋斗信念、融入社会发展,用他们的力量为城市作出贡献,让兰州持续迸发青春活力。
为了激活城市“青动力”,兰州市2024年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工作要点指出,要擦亮“青字号”品牌,深化拓展青年突击队机制,在科技创新、项目攻关、处突维稳、抢险救灾、大型赛会等第一线和最前沿组建一批青年突击队,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等基层领域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创建各级“青字号”集体不少于100家,运用阵地依托、人才培养、项目示范、典型选树等机。